
本网讯 (通讯员 刘永平)12月9日-11日,由清华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以“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为主题的世界慕课大会成功举行。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工作副院长及各学院承担金课建设的教师代表在长安校区基础教学楼智慧教室集中在线收看了大会主会议现场直播。
我校高度重视慕课建设,加快推进新工科背景下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从教学形态、教育形态、组织形态变革学习革命,从“引、建、学、管”多环节构建智慧教学空间,促进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自2017年正式启动慕课建设以来,我校共有123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上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全校的线上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名单中,我校4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目前,我校已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7门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个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门陕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孙爱晶教授表示:“慕课、虚拟仿真教学展现了未来教育的宏大场景,课程团队将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积极运用翻转课堂、混合式、项目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加强“金课”课程体系建设,推进“金课”课程资源建设与“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质量。
(供稿: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