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西邮>>正文
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西邮
【中华书局】《中国诗词大会》与我们的诗词乡愁|​刘燕歌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0日 08时55分14秒 责任编辑:马建军 

 

 

《中国诗词大会》与我们的诗词乡愁

春节以来,《中国诗词大会》这档文化节目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古诗词群英会,播出之后,反应和回音袅袅不绝,成为又一个被大众目为奇迹的文化现象。节目通过问答和对擂的形式考察选手古典诗词的储藏,新兴科技手段的融入,使古雅的文字内容能够以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新鲜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普通观众也有网络参与的机会,一时之间,吸引了不少的粉丝。适值年初《国学十八条》的颁布,风云际会,《中国诗词大会》迅速风行海内,历史的巨流又一次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掀起了热浪。选手对诗词的熟谙和吐属不凡令人惊叹,展示出现代青年所应具备的诗词素养,也唤醒了不少观众沉睡心中的诗词热情。大家惊讶地意识到,古典诗词的生命并未萎谢,这简古的韵句依然健存于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  

我以为,出现这一文化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中国诗词大会》引发了我们心中的诗词乡愁。赋咏诗词自古以来是有才之士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诗歌界的斲轮老手们向来不乏写诗的自信,杜甫说“诗是吾家事”,陆游叹“此身合是诗人未”,得有十足的诗才底气才敢说出这样的话来。时至今日,“诗人”依然是令人仰止的徽号。只要是接受过语文教育的中国人,从他在龆龀之年稚声吟诵“春眠不觉晓”、“白日依山尽”、“鹅,鹅,鹅”开始,诗词的种子就早已种在了心中,即便无缘发芽,也会蕴蓄成一段终身抹不去的文化乡愁。在中国文学的各类文体中,诗词无疑具有倾诉衷肠的天然优势。“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岁月流转,现代人遇到古诗词时内心的悸动依然不言而喻。擅于把古诗词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人,常常有这样一些类似的体验:当生活平淡枯寂时,读到杜甫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也许会让你领略到平淡的真谛;生活颠连困苦时,品味老杜的“艰难苦恨繁霜鬃,潦倒新停浊酒杯”,会让你如同饱经沧桑一般唏嘘感怀;矜夸自傲时,仰望王维笔下“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的岿然独存,会让人不胜愧汗;磨蚀锐气后,是否怀想李白当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宣言;挫折失意时,别忘了还有“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的柳宗元与你同病相怜;硁硁自守时,听到龚自珍的一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恐怕会顿生发聋振聩之感;相聚时,可以分享苏轼“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超脱;分别时,可以唱起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骊歌。在古诗词中,我们获得了和前贤心灵沟通的机会,这也许正是“清诗句句尽堪传”的奥秘所在。这种体验对我来说,更是有亲身的经历。  

十几年前,抱着要继续深造的梦想,我也加入到了考研的大军中,夜静更深之时,大家依然笃学不倦,教室里只听到翻书和落笔的沙沙声,苦读的同时,内心也不免因前途的无从把握而迷惘焦灼,有一天,不知哪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了李白的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抬头看到这联诗,我的内心突然热血沸腾,一股胆气和拼劲儿油然而生,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古典诗词竟有如此强烈的激动人心的能量。 现代人在普通生活中往往将诗词记忆封存了,但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她的突然出现,会让我们产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浓烈兴致,这正是品味诗词的独特趣味。 

激发了青少年追逐诗词的热情和阅读的兴趣,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最大价值所在。诗歌是风韵天然的华章,其语言凝炼深沉,是汉语美感的集中体现。如若我们伴着清晨鸟鸣或黄昏日落,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在空庭中闲步,冥思梨花满地的寂寞,到竹林中览胜,静听寺里告晚的钟声,掩卷之余,感受“风细柳斜斜”的春、“竹露滴清响”的夏、“寒砧催木叶”的秋和“万点雪峰晴”的冬,不也是妙不可言的逍遥游吗?  

当然,这样的节目也不能只停留在开蒙的层面,靠零打碎敲和攻其一点的答题游戏吸引观众,应当考虑借助媒体和新兴科技手段,把古诗词的意境和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使古诗词的化境以生动的形式融入现代人的精神空间,继而使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有欣然命笔的冲动和能力,诗词古韵才不会成为绝响。  

相关链接:http://mp.weixin.qq.com/s/9-IN_3BSyh5hV9_89oaVLg


上一条:【陕西日报】陕西如何抢占AR/VR产业先机?

下一条:【经济日报】网购正在改变乡村百姓生活

西邮要闻更多
网络电视台更多

Copyright © 2014 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
网站建设:西安邮电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29-88166076 投稿信箱:yuanbao@xu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