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落实校党委关于在全校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有关精神,党委宣传部特推出“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专栏,通过广泛征集、深入挖掘,持续推出广大师生员工在作风、教风、学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师生改进作风敢担当,攻坚克难求实效,努力营造以优良干部作风带教风促学风的良好氛围,助力学校追赶超越。
用“爱与责任”打造“金课”—— 王曙燕教授和她的“智慧教学”团队
记者 袁玲 容妍 杨花 杨顺 摄影 马昱
2018年学校设立校级重点课程、微课、精品课程等49项;
累计投入建设经费500余万元;
我校已有20多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超星尔雅、智慧树等平台上线,先后有200余名教师开展试点基于MOOC/SPOC课程教学改革;
学校获批教育部在线研究中心“2017年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
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金课”,逐步淘汰“水课”,我校建立了一支由名师引领的高水平智慧教学团队,积极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在智慧教学管理中逐渐形成了“西邮模式”。
醉心教学,无私奉献,这就是王曙燕教授和她的“智慧教学”团队。
|
“智慧教学”团队部分成员 |
王曙燕,教授,民盟盟员,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可信软件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多年来,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12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在核心期刊及其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教材及译著8部,软件著作权3项。2011年被评为第七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2018年度教育部在线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称号。
“说实话,我是真的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喜欢我的学生,与学生共处,会觉得充满青春活力,世界很纯美。看到坐在前排记笔记的女同学,脑子里会浮现出自己当年的样子,看到学生进步就会倍感欣慰。既然选择成为一名教师,也就选择了终生与“爱和责任”为伴。”王曙燕老师说。
新:一腔热情,开启智慧之门
凭着对教学的一腔热情,早在2004年,王曙燕老师就带着4位年轻教师自发组建了一支教学团队,讨论软件测试、编著教材等相关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已不再单单局限为书本、课堂,为了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王老师决定带领团队开发混合式教学的线上线下模式,一路走来,硕果累累,团队成员也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12人。
|
“智慧教学”团队部分成员 |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系列专题培训、开展智慧教学、开展基于MOOC及SPOC混合式教学改革研讨,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等举措,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推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并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应用于教学和管理当中,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学习环境。
对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王老师和她的教学团队经历了不断研究、不断探索的过程,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智慧教学体系,形成了线上与线下混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自身潜能。
辛:醉心教学,探索智慧之路
“在教师的岗位上,我一直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期望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王曙燕老师说。
对于如何做好教师这个角色,团队老师表示,并不是讲好一堂课那么简单,为师之道就是“用心去教”。随着智慧教学模式的开启,团队里每位老师的工作量都增大了不少,需要克服很多自身的困难。
|
“智慧教学”团队部分成员 |
作为团队的带头人,王曙燕老师以身作责,为团队的成长、成功付出了许多心血,但在她心里更多的是感激其他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团队里大多是年轻女老师,为了工作时常忽略了对孩子和家庭的照顾。”王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女老师在临产前一天还在坚持工作,月子刚刚结束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经常忙到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孩。”
在慕课录制过程中,有的老师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有时一个几分钟的镜头录制十几遍。
有位老师这样讲:“我们团队里每个人都很热爱教学,热爱我们这个集体。录制慕课的工作量很大,但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哪怕重来十次、八次,我们也绝不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在采访中许多老师谈到:“录制一节课,我们一般在两周前就开始准备ppt,然后反复修改,不断讨论用哪种方法讲条理最清晰,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听懂。”
“智慧教学”团队在王曙燕老师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忙碌于其中却也享受于其中。
心:携手共进,追寻智慧之道
心在一起,才是团队。“智慧教学”团队几年来走过风雨,跨过一道道难关,同时也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被问及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团队走到现在时,答案出奇的统一:凝聚力。
“我们的团队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个人都如同亲人般相处,不仅仅在科研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生活中也如同手足般朝夕相处,感情深厚。不论谁在工作上遇到了问题,大家都会尽力帮助他,如果是团队遇到了问题,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这就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原因。”王曙燕老师说。
|
“智慧教学”团队部分成员 |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成功。正是因为每个老师对教学的用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初心,才能做出如此良心的“金课”。团队成员王燕老师说:“她在这个团队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大伙儿一起互帮互助,一起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情,一起坚守自己的初心”。
生活中,王曙燕老师与大家是知心的朋友;工作上,她是年轻教师的老师,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与知识倾囊相授。
馨:提携扶持,共享智慧之美
作为团队带头人,王曙燕老师特别重视对年轻教师的指导、扶持,她希望每一位年轻教师在这个团队里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王春梅老师回忆到:“我刚毕业来到学校就当了王老师的助教,当时什么教学经验也没有。记得有一次王老师分配给我一个任务,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解一个习题,我为此做了很多准备,王老师也帮我做了许多修改,然后我把稿子背熟,练习控制时间,二十几分钟的内容我练了好久,可是当我真正站在讲台上,脑子里却一片空白,十分钟便讲完了,教室里异常宁静,气氛极度尴尬。我紧张的在讲台上无助地望着学生,王老师马上走上讲台替我解了围。”王春梅老师还讲了很多令她感动的事情,说到眼圈发红。
|
“智慧教学”团队部分成员 |
王燕老师也回忆说:“有一年我准备参加省上一个讲课比赛,因准备的不够充分,比赛前一天晚上,刚出差回来的王老师顾不上休息,和我一起修改作品直到深夜。”她非常感谢王老师孜孜不倦地指导,非常感谢这个团队带领她不断成长。
除了带领年轻教师们忘我工作之外,王曙燕老师也非常关心年轻教师的生活,在闲暇之余会组织大家去爬山、运动,她说只有身体好才能更好地工作。这些点点滴滴让大家深深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欣:同心协力,勇攀智慧之峰
在这样一位良师益友的带领下,这些志同道合的老师们无惧辛苦,无私付出,勇于开拓创新、努力进取,用心探索、体会着教书育人的真谛。
作为“智慧教学”团队的领导核心,王曙燕教授受邀先后前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智慧教学”系列讲座。
|
在宝鸡文理学院讲座 |
|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座 |
|
在西安石油大学讲座 |
王曙燕、王春梅老师获得教育部在线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称号。
王春梅老师获得2018年陕西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王燕老师获得陕西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
经过团队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实现了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 王曙燕老师表示,她非常喜欢丘吉尔的一句名言Never give up,Never give up,Never never give up……她将会继续和团队一起加油,同心协力,追求更高、更远、更好的目标!
对学生“爱心与耐心”,关心呵护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学生耐心、耐心再耐心,是教师应该具有的良好师德和人格魅力。
对教学“热心与用心”,保持一份永不褪色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当好导师。
对科研“信心与恒心”,科研是教学的源,教研一体,相辅相成。坚持在科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教书中育人。
为师之道就是“用心去教”,用心不断地体会着教书育人的真谛,用执着演绎着平凡而崇高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