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马建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校“大思政课”建设,5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思政金课》摄制组赴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宝鸡市凤县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拍摄《志在青山筑梦远行--红光沟里的航天精神解读》教学专题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陕西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教学骨干刘晶芳生动讲述了发生在宝鸡凤县红光沟里的航天精神。从依山傍洞要“隐散”,选址凤州“红光沟”;艰难困苦只等闲,红光沟里创业绩;攻坚克难勇登攀,刻苦攻关写传奇;洪水肆虐难毁志,众志成城闯难关;航天精神永延续,时代青年立潮头等五个方面详细讲述了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的红色历史、航天文化和时代价值。刘晶芳指出,回顾历史,我们应当铭记“三线人”走过的峥嵘岁月,放眼当下,我们更要从“三线人”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青年是新时代发展的生力军,新时代青年要以航天精神为指引,在自己学习、工作岗位上秉承坚定信念、坚持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勇拼搏、勇攀高峰,用实干担当给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行走的思政金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提高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策划拍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系列课程。课程重点是围绕红色革命遗址,通过思政老师实地重温历史,现场情景教学,学习革命先烈们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真正让学生对思政课真学真信、真懂真用,能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