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于文杰)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于7月13日至18日组织师生研学实践团队,开展“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研学,探索革命文物资源转化新路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实施,组建了由16名师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并选派了3名思政课教师作为团队指导教师。在实践研学前,团队还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摄影摄像技能培训,确保实践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沉浸体验,深切感悟。研学团队以抗战时期爱国进步青年北上延安为历史背景,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延安线路为参考,参访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直罗镇战役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地,通过现场教学和参观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沉浸式感悟抗战峥嵘岁月,深切体悟革命先辈的赤诚初心。



传承弘扬,实地记录。在铭记历史的同时,团队成员还化身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播者与践行者,通过策划拍摄制作《把我献给祖国吧》《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枣园欢歌,党群同心》等多部主题鲜明的思政课微视频,努力将革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转化为学生青年喜闻乐见的视听语言,让革命文物“开口说话”,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落地生根”。



研学期间,团队坚持每日开展总结复盘与心得交流。师生们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实践心得体会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强大动力。
本次研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拓展“大思政课”实践路径、践行“企地馆校四联动”机制、发挥省级革命文物实践平台作用的具体举措。学院将持续优化“启智润心六转化”模式,让革命文物成为铸魂育人的时代教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红色动能。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