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牛学峰)10月17日至1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沈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沈阳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仪器类毕业设计研讨会在沈阳召开,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的仪器类专业教育工作者参加。我校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潘志刚应邀参会并作大会报告。
潘志刚作题为《聚焦质量提升:仪器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问题剖析、改进路径与未来展望》的大会报告。报告中,他基于对历年学生首次提交论文初稿的系统分析,精准梳理了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三大改进路径:一是借鉴国外顶石课程(Capstone Course)的先进经验,在论文正式撰写前,要求学生完成文献综述撰写、本专业优秀论文评析、选题写作方案制定、写作大纲编制等前置环节,夯实论文写作基础;二是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细化各阶段指导清单,引入写作过程动态评分考核机制,实现对毕业设计全流程的质量把控;三是推动毕业设计与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实践环节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依托实践积累凝练课题方向,切实提升毕业设计的实践性与创新性。此外,潘志刚还提出了仪器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聚焦智能化,着力提升学生的技术融合能力;强化工程性,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突出规范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与写作水平。
作为全国仪器类专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此次研讨会为各高校搭建了经验共享与思想碰撞的桥梁。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围绕“仪器类毕业设计中创新意识的体现路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策略”“AI大模型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场景与规范”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通过参与此次研讨会,学院教师进一步拓宽了在仪器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领域的视野,明确了后续教学优化方向。未来,学院将结合研讨成果,深化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培养适应新时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仪器类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供稿: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