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西安邮电大学始终把人才战略作为改革和发展的第一要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的用人机制,揽荟名师,培植新秀。广大教师牢记使命和职责,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党委宣传部按照面向基层、聚焦中心,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工作思路。集中展示西安邮电大学教师风范,从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中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这些学者在各自领域里取得的成就、服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使全校师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科研情况,激发全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教学科研工作中,鼓足干劲,砥砺前行,奋力追赶,立足岗位追赶超越,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邮电大学。
李璐,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方向为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学研究。2016年12月进入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工作,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过渡金属硫化物/二氧化硅复合型光学器件制备及应用研究”立项资助。目前主要开展新型可饱和吸收体和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拥有丰富的非线性材料和光纤激光器研究经历,取得了一些较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目前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Optics Express、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1篇。并在第九届光学与光电子学国际会议上做专题报告。应邀为Optics Letters, Applied optics,Optical Engineering期刊的审稿人。
执着进取,追求卓越
在充满科学气息的实验室里,李璐心怀理想,在一次次实验中演绎着自己的青春,不断探索,不断奋斗。虽然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曲折,但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朝一夕间就能够轻易完成的,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后依然坚持信念累计而成的,在这繁华世界中依然坚持本心不动摇本就是一种成功。李璐老师说:“在实验室的每一天都令我感到很充实。即使每天起早贪黑,即使每天晚上回到家后都十分疲惫,但是当看到自己用汗水浇灌出的果实茁壮成长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十分满足的。”
他也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他时常告诫自己:“科研和健康对我来说都很重要,但健康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更加突出”。生活中的他,喜欢跑步,打篮球,他觉得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从而打造出一个更为优秀的自己。李璐注重团队精神,他说在实验室当中,每一次科研都需要团队合作,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目前实验室当中主要开展新型可饱和吸收体和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工作,所有实验室成员团结一致、刻苦钻研,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
读书怡情,谦虚处事
“心中要有墨水,迷茫时就看一看书。无论是哪种书籍,包括自己所学专业的,亦或者说是自己感兴趣的、想要去了解的,都应该去看。还有读书的时候不要带任何负担,就算很晦涩难懂也要看下去,努力用书籍去充实自己,某一天当你回过头来便会发现,这些书籍给自己带来的究竟是有多大的惊喜。”李璐老师说道,现在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读书的目的性都很强,大都是为了解决自身的某些困惑和疑虑或者是仅仅为了填补自己时间上的空缺,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放下一切,心平气和的去读一本书,读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好书。“胸无江海心难阔,腹有诗书气自华。陋室常余书卷在,清心自有墨香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李老师对谦虚一词有着深刻的理解。当问起有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时,他这样答道:“对我自己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不敢说,勉强算来也只是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摘得成功果实的一种满足感罢了。”李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也应报以虚心的态度,放低姿态,不要好高骛远,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用惟以求真的态度去踏实地工作。
抓住机遇,培养思维
21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段,作为青年一代,要能够在当今世界站稳脚跟,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那就必须要抓住机遇,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一直教导我的学生必须打好基础,不放过每一个可能被忽视的细节,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物理研究中迅速地做出判断,找出问题的关键点。”李璐老师总结道。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都感到非常吃力,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他们并没有深入的去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象当中,为题目所困。李老师认为要通过一些必要的题目,锻炼学生的一种物理式思维,那么在以后的研究中他们便会用物理的思维去思考和判断,抓住疑点,拨开迷雾,并寻找到最基础的知识框架。
李璐老师评价当前的大学生“有朝气,有思想,有拼劲,潜力无穷”,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有着很大的期待。但他同样指出了当今大学生的诸多不足,如自我约束力欠缺,眼高手低等。他给在校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专业学到家。因为只有将自己基本的功课完成了,才会有多余的心思进行其他的爱好,更上一层楼;第二,多去图书馆。开卷有益,一个人无论怎样都不能丢掉自己的精神滋养;第三,学好英语。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唯有学好英语,才能去接触更为广阔的世界。”
对于获批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李璐老师谈了三点体会。(一)基金申请书要有一定的创新性,逻辑必须严密,最好能是博士课题的延伸。想法酝酿的过程一定要与自己的博士导师、同行前辈交流,多看国家科技项目方面的申请指南。(二)在基金申请书撰写过程中,文字必须专业、简练,段与段之间一定要有衔接,层层递进,最好能让博士期间的老师和师兄修改一下,反复检查。(三)感谢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从踏入理学院起,学院领导就引导我们青年教师为申请自然基金项目提前做准备,并且邀请了校外和学院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这个过程受益匪浅。
(学生记者 薛瑶 王冬晨 赵孟琦 刘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