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专题>>正文
请输入搜索信息:
新闻专题
【一周一师】刘贲:“纸窗竹屋”品味书香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4日 09时03分49秒 责任编辑:岳本勇 审核:田卫蒙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校“追赶超越”,党委宣传部聚焦中心,面向基层,在院部推荐人选的基础上,推出“一周一师”专栏,旨在聚焦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爱岗敬业、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一批优秀教师,在全校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生动局面。

 

“纸窗竹屋”品味书香—— 访数字艺术学院刘贲教授

 

刘贲,教授,200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现任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人。  

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地域性民俗美术、中国美术史论研究。主讲课程:《艺术概论》、《品牌设计》、《创意图形》、《中国美术史》、《标志设计》、《书籍设计》、《VI设计》等。近年完成省部、市厅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守望纸魂》、编著等4部书刊。  

获省政府、省教育厅、市政府奖励10余项;个人设计作品入选中国省部、市级文联主办的专业学术奖项以及德国、美国、墨西哥、日本、土耳其、韩国、斯洛文尼亚等国艺术展60余项。  

闲适自在 书画人生

刘贲老师的办公室满是书香墨香,墙上悬挂着书法字画,桌子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带着采访任务,我们走进了这间充满艺术气息的办公室。  

看到我们来了,刘老师急忙起身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就座,那股热情与和蔼打消了我们与老师面对面时的紧张和局促。  

在正式采访开始之前,刘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墙上悬挂的字画,他说:这都是他闲时自己写下的诗句,平日里他很喜欢练习书法,读书更是他一直坚持的事情,每天读书是他多年来不曾改变的习惯,与书为伴,气质自华。  

每天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学习,被书籍字画陪伴浸润的刘老师,难怪会给人一种儒雅睿智、气定神闲之感了。  

通达灵变 不拘一格

谈到大学生应当如何对待自己的专业这个问题时,刘贲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跟我们分享了他的一些感想。刘老师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视觉传达,这是一种介于实用艺术和纯艺术的交叉学科。  

对于做学问,刘老师认为“理论与实践应当并重,艺术不是空中楼阁,不能光讲理论。只有亲自参与、亲自操作,才会让艺术之花结出硕果。”  

对于同学们的学习,刘老师更希望我们在校大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做一个横纵涉猎、全面发展的人,不应该局限于所学专业。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趋向于一专多能型人才,既注重知识的融汇贯通,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认知规律。  

他强调:“我们应该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知识是学出来,能力却是做出来的,只有注重实践,才会发现问题,从而提高自己。”  

对于大学生应该如何抉择考研和就业的问题,刘老师说:“本科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技能,考研应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走考研这条路,同学们要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前提,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要盲目追随考研的热潮,一哄而上。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轻言放弃,心之所向,道之所达。”  

刘老师告诫我们,人生的道路很长,在求学过程中,多去图书馆,真正明白什么是学习,主动去学,不要在该学习的时候分心去做别的事,舍本逐末;要学会独立思考,给自己保留一个独立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在不同的位置演绎好不同的角色,也是刘贲老师对人生的一种理解。他说:在课堂上,身为老师应该有严谨治学与严格治教的态度;在课堂下,他则更愿意担任朋友这个角色,与自己的学生促膝长谈,亦师亦友。  

谆谆教诲 拳拳希望

采访的最后,刘贲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几本他认为很有代表性的书: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表述了科技的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阐述了人文社会的善;以及南开大学研究唐诗的叶嘉莹老师的系列著作所传达的文学美。这几本书,刘老师认为讲出了这个世界的真善美。  

林清玄曾说,阳光在案,裁纸装书,甚适!  

这句话像极了刘贲老师对“心之所向,道之所达”的独到见解。与刘贲老师面对面聊天的短暂时间里,刘老师淡雅、自在和自信的气质,以及他对人生和治学的态度让我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愿刘贲老师的人生,在品味书香中日益丰盈。

(学生记者 杨顺 杨才玉


上一条:不负青春勇担当 奋发有为新时代——2019年“十佳学子”风采

下一条:【一周一师】杨维东: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西邮要闻更多
网络电视台更多

Copyright © 2014 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
网站建设:西安邮电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29-88166076 投稿信箱:yuanbao@xu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