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光阴似箭,岁月流金。今年5月8日,是我校70周年校庆日。办学兴校70年,西邮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传承弘扬“爱国、求是、奋进”的西邮校训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西邮精神,走过了一条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进一步凝聚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方力量,营造共贺70年校庆的浓郁氛围,特设立【贺校庆·师者心语】专栏,推出离退休教职工对学校的美好祝福。
王诚智,原基建处职工,1987年离休。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今年是西安邮电大学建校七十周年,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
解放前,我在部队搞报务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复员转业到地方上,这时西安邮电学校刚成立不久,准备抽调干部组建报务学校,我就到报务学校工作。后来报务学校又与邮电学校合并,所以,我既是部队搞报务工作的老战士,也是西邮一名老兵。我见证了西邮发展的全部历程,真是跌宕起伏,筚路蓝缕。
文革期间,西邮一度停办,教职工被下放到“五七”干校锻炼。1980年恢复西邮时,只有七、八位同志,之后西邮一步一步的向前开拓前进。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年春华秋实。今天,西邮迎来了可喜的沧桑巨变,成为三秦大地学子们向往的高水平大学,我作为西邮的一名离休干部,深感无比的兴奋与自豪!
梁英霞,原管理系职工,1990年退休。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考取了西安邮电学校,岁月如歌,青春如虹,在母校的学习生活至今仍历历在目,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又亲眼见证并参与了西安邮电学院的筹备、建设、完善以及壮大的全过程,为西邮付出的一切,我无怨无悔!
西邮发展到今天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西邮七十年风雨兼程,为祖国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他们在国家邮电通信建设中发挥出色,对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此我祝愿西安邮电大学继往开业,砥砺前行,再创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周恩博,原离退休处处长,1991年离休。
西安邮电大学是以邮电人员训练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七十年来,学校经过关停并转的历程。1969年,学校在一夜之间掉进了万丈深渊,学校被撤销了。西邮人扶老携幼、眼泪巴巴,三步一回头,望着学校的大门远去了,去河南省许昌五七干校参加劳动。
西邮人以于江、史云峰、马青俊、任治右、杨建华等同志为代表,日夜念念不忘恢复西安邮电学院!他们跑断腿、磨破嘴,找依据,接触各方面的领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学的春天到了。这种功夫变成了无穷无尽的动力,西安邮电学院筹备处成立了,但是房没有一间,地没有立足之地,钱没有分文,恢复建成一个大学,真的很难!但西邮人没有放弃,他们开动脑筋想办法,难题一个个迎刃而解,从此西邮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如今的西邮高楼林立,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衷心祝愿西邮人携起手来,共创西邮更加美好的明天!
周祖达,原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师,1993年离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幸调入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九十年代初离休至今。无论我在职或退休时,深感历届的学校领导对教学科研工作和教师培养给予高度重视。特别在我离休以后,对我的科研项目给予支持与奖励,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值此学校七十年校庆之际,我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西安邮电大学早日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校!
张瑞阁,原图书馆职工,2000年退休。
西安邮电大学,我的母校,你和祖国一起成长,不屈不挠,历经沧桑,在风雨坎坷的艰难岁月中不断前行。我于一九六七年毕业于西安邮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邮电部第七研究所,从事计算机转报的设计、调试、实验工作。一九八零年邮电部同意西安邮电学院恢复重建,我于一九八二年调回母校工作,被安排到图书馆从事图书编目与分类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我边干边学,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恢复建校伊始,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就是由我们这些图书管理员一个字一个字的用铅字打印、编目,按照汉语拼音排序成为一盒盒的中文目录;每一本书都要经过采购、分类、编目、打印目录、编写分类号这五道程序之后,由图书管理员把分类号的标签贴在书籍的扉页和书脊上,才能按照分类号上架。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推广,学校努力建设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全体同志加班加点,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工作任务,自动化管理系统顺利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师生们检索图书资料的效率。
七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的西安邮电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了占地1500余亩,拥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在校学生18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4亿元的有特色高水平邮电大学。我爱西邮,愿西邮永远奋进在祖国教育事业的阳关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