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熊瑛)7月10日上午,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汪洋一行来校交流座谈。副校长荆昊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北政法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主任贾晅,陕西师范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副处长樊建永,我校信息网络中心、数智化研究院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荆昊代表学校对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代表团及陕西兄弟院校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AI+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特别是国产大语言模型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上海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沿阵地,专家团队的到访为东西部高校携手共探教育数字化带来宝贵契机。本次交流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应用场景的落地实践”,期待通过此次交流深入学习上海高校的先进经验,共同探索AI赋能教育全链条的可行路径。
汪洋介绍了上海高校在制定校园信息化“十五五”专项规划中的思考。他表示,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演进,“十五五”期间上海高校将聚焦数智化校园建设,重点关注技术赋能、数据中台构建、信创改造、AI大模型及VR+AR融合应用等前沿方向。规划制定将以“安全、治理、融合、数智化、可持续”为关键词,立足统筹规划、分步推进、技教融合等原则。他指出,规划实施需强化人员梯队建设、完善信息化规范体系及IT治理机制,以保障数智化转型的高效落地。
信息网络中心主任杨武军系统介绍了我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从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构建到信息化应用服务创新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学校近年来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成果与特色经验。数智化研究院中心主任高华以“西邮智邮园AI平台建设”为主题,详细阐述了平台的功能定位、核心模块及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享了平台在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成效。数智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鹏则聚焦“西邮云犀AI平台关键技术”,从技术架构设计、核心算法研发到数据安全保障等层面,深入解析了平台的技术创新路径与研发成果。
交流环节,与会专家结合各自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实践,就“十五五”规划、AI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场景应用、高校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机制、智慧平台运营维护经验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交流座谈为校际间搭建了开放共享的沟通桥梁,不仅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经验的深度互鉴,更围绕AI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应用形成了诸多共识。未来,各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高校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径,助力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供稿: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