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镌刻新的标高
记者一直惊奇于蒋林教授在10余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对他的采访,记者发现蒋林教授的一个个科研教学成果,就像一串串清晰、深刻的脚印,勾画出他的成长轨迹。
蒋林教授多年来专注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通信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记者了解到,蒋林教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和陕西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他所负责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特色专业。
1997年到1998年,他主要负责V5接口专用芯片的研究工作,该项目在200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2002年蒋林教授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40G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关键ASIC开发”,项目整体于2005年初通过了科技部主持的验收,该项目先后获得2007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在2005年时蒋林教授还承担了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科研项目“双网数字传真机”,并获得了该项技术的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0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一个人做点学问并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蒋林教授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他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国家通信行业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次、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2001年和2003年两次被授予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第五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蒋林教授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有一定影响的青年专家,入选教育部2009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蒋林教授成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是国家对他学术造诣水平,在学科领域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及取得的显著成绩的充分认可。蒋林教授是我校中青年教师中的杰出代表。
做好领航者
当记者问到在我校的院系调整中,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两个专业从计算机系划归到电子工程学院,这两个专业的同学该怎样更好的定位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这个问题时,蒋林教授向记者介绍说在5月26日的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接待日活动中,他特地在现场做了与这两个专业相关的专业设计报告会,以便让同学们有更好的专业定位。
蒋林教授强调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敦促同学们学习好专业课,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他要求微电子、集成电路等专业的同学不仅要有软件基础还要熟悉产品的工艺制造技术,掌握必要的硬件系统知识。蒋林教授说,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两个专业的课程安排较其他专业的课程更紧,同学们的压力大,但这恰是对同学们专业知识储备的充分条件,作为省级重点专业,同学们更应该抓住机遇,打好专业基础,同时多参加课外实践锻炼,通过科技立项等学术研究活动更好地锻炼自己。
记者提问,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全国的高校中分布很广,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激烈,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在大学中怎样锻炼自己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中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呢?
蒋林教授向记者介绍说我院今年的就业情况比较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金融危机过去了,今年我国经济快速恢复,西邮整体就业率显著提升;二是学院的几个专业今年碰到了很好的机遇。今年全国各地上了很多跟专业对口的生产线,电科和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0%,整个电子工程学院的就业前景也是一片大好。
在电子工程学院如何保障学生就业这个问题上,蒋林教授提出了两个重点,首先他引用了在南京举行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全球知名大学的校长们达成的共识——“保证创新,通识教育”;第二个重点也是世界各知名大学校长们达成共识的,就是高校应该和企业合作。高校应该和社会接轨,和企业结合在一起。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两个专业的同学都知道,他们还属于计算机系的时候,有周立功3+1班、神州数码班等各种各样的校企联合培训班,蒋林教授表示也要把校企结合在电子工程学院推广下去。
静施培灌待花开
蒋林教授对考研的同学提了一些忠告。他说考研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学生争取获得继续深造的手段,是同学们争取获得继续深造机会的途径和方法。只学习考研的课程而放弃了专业课,放弃了对设计能力、设计思想、创新思想培养的同学是没有前途的。蒋林教授激动地说,大学生第七八学期的课程一定不能放松,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了考研和就业把专业课丢掉。只有通过更认真更努力,花更多时间学习,才能保证考研考得上,复试过得了,就业的时候自己更有竞争力。
采访即将结束,蒋林教授引用国内一位专家的话对同学们的学习提出具体建议?第一,强调有较宽的基础和学科的交叉,包括文理的交叉,融汇古今,学贯中西。第二,多举行讨论班,即“seminar”,其中有三个目的,一是拓宽知识面,掌握新的科技发展的动向;二是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三则是启发产生新的思维,即“idea”。新的思维往往是“撞击”的结果,思想的“撞击”将产生创新的火花。第三, 要有正确的科学思维。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打开创新宝库的钥匙。进行系统研究,整体把握研究对象的一般性质,而不是对事物某个局部认识的修修补补,不是零敲碎打地解决问题,需要整体地深入研究其物理本质。克服心理定势的消极作用,当采用现有知识及一些形式化规则无法解决问题时,应该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大胆提出各种设想,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跨学科,跨方向地积累知识,提高科学敏感性。最后,合理的实验设计与分析也是实现创新的重要环节。